进博会是窗口,更是起点。这片承载全球期待的“四叶草”,不仅是新品荟萃的展示平台,更是跨国企业感知中国脉搏、扎根创新土壤、共拓未来赛道的机遇入口与发展起点。
8届进博会举办以来,百年品牌找到技术落地的沃土,未来产业觅得协同创新的伙伴,产业集群凝聚抱团生长的合力……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持续“变现”,并以看得见的速度转化为双向奔赴的合作成果。每一个鲜活案例都在印证:进博会不仅让世界发现中国机遇,更让中国与世界在创新合作中结出丰硕果实。
因为进博会,特种玻璃领域的“隐形冠军”肖特被“看见”,与中国市场的零距离接触,为这家“百年老店”新增不少里程碑事件。
“参展首届进博会后,肖特坚定了在中国建设玻管厂的信心,当年就启动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生产基地建设,这是德国核心技术首次在中国落地,中国的产能、供应链优势也增强了我们全球供应链的韧性。”肖特玻管中国区销售与市场总监蒋琼告诉记者。
如今,中国已成为肖特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的魅力不仅在于市场规模,更在于这里已成为全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肖特的产品也从消费市场走向前沿领域高端应用,比如,中德团队合作共创的超薄柔性玻璃正在从指尖走向太空。“从2020年第一次登上进博会舞台,这块比头发丝还要薄的玻璃就成为肖特展台的明星展品,如今已作为OPPO、vivo等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品牌的折叠盖板玻璃出现在众多中国消费者手中,真正的完成了进博会‘展品变商品’的初衷。”蒋琼说。
今年,肖特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在进博会上首展适用于太空光伏电池盖板的超薄柔性玻璃。在全球清洁能源持续拓展的当下,该产品既能满足太空任务的严苛要求,也适配地面光伏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它能精准阻挡中短波紫外线、高能粒子等有害辐射,抵御恶劣环境与长期日晒老化,同时可最大化提升太阳能吸收效率,为发电性能保驾护航。
时隔一年,另一家百年科技公司科德宝集团重返进博大舞台,旗下四大业务支柱首次齐聚亮相,不仅扩大了展台面积,还从汽车展区搬家到技术装备展区。科德宝把本届进博会视为企业加码新质生产力的窗口,除了“老本行”汽车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之外,也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以本土合作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近年来,中国着力打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慢慢的变成为新引擎,进博会为新兴起的产业在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和优化提供了宝贵机会,也让跨国企业看到新的合作空间和市场增量。科德宝中国区代表王嘉毓介绍,科德宝在今年的重磅新品之一就是恩福(中国)防水型IPSR密封环,该产品专为人形机器人定制,产品采取了特殊弹性体材料和结构设计,在动态工况下仍能保持优异密封性能,耐磨特性则延长机器人关节使用寿命。
一系列加大投资、深化本土合作的举措也在进博会上官宣落地。开幕第二天,科德宝与上海张江集团签约共建人形机器人共创中心,与整机制造商、零部件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围绕密封、润滑、减震、降噪等领域开展测试验证,支持行业标准建设,推动有关技术在工业场景中落地应用。旗下的克鲁勃润滑剂与上海傲意科技签约,将围绕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复杂微型传动系统的润滑需求定制解决方案。“这标志着科德宝从技术供应商向‘创新共创伙伴’转型,与中国生态伙伴共同定义下一代机器人技术。”王嘉毓说。
持续推进本土化研发与投资,科德宝将一系列关键产品生产引入中国。本届进博会上亚洲首发的威巴克Centronics驾驶室空气弹簧专为中国物流运输设计,不仅能有效减震,还能智能调节驾驶室高度,让长途驾驶更舒适。首秀过后,该产品即将本土化量产。汽车产业链打下的基础也帮助科德宝在低空经济领域快速发力,旗下高性能材料集团的气体扩散层(GDL)拓展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新应用也在进博会上首度亮相。
以产业集群的创新形式组团亮相,临港展示区已连续3年登上进博会舞台,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快速“破圈”生长。“四叶草”内捷报频传,优质外资项目密集签约,新机遇如藤蔓般伸展;会场之外,签约企业、新的产业园以“临港速度”接连落地,成为中国市场强大吸引力与临港新片区独特优势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去年进博会期间,日本瑞穗银行、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临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到3个月,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在临港新片区揭牌,今年7月开园运营,精密测试仪器龙头岛津实验器材、餐饮连锁企业东利多、九州再生医疗中心等10余家日资企业入驻。
“去年我们带领9家日本企业首次参展,获得大家一致好评,ROBOTBANK等企业因为进博会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已签约落地新片区开拓深耕。今年报名阶段,企业的热情就十分高涨,最终我们精选11家前来参展。”日本瑞穗银行执行董事丸木健太郎说。
已入驻产业园的日本岛津实验器材成为进博会的新朋友,这家有着150年历史的检测公司能够带来生物医药研发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中国制造与AI技术结合的创新产品快速落地,与我们的发展前途不谋而合。”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营销事业部副部长康健和记者说,岛津已在临港设立精密仪器亚太贸易分拨中心和分公司,即将引入总部新技术、新产品开展业务试点。
临港集团首席财务官兼临港海外发展公司董事长杨菁介绍,今年临港展示区共有78家企业抱团参展,其中约一半都是进博会上的新面孔。进博会现场,高端制造、生命健康、数字贸易、美妆消费等新一批优质外资企业项目集中签约入驻临港集团旗下园区,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市场。